新闻中心
News
分类>>BOB半岛官网《有养科普健康操》发布重点关注三个人群
BOB半岛官网《有养科普健康操》发布重点关注三个人群会上,由中国营养学会运动营养分会发起,雅培医学营养品部参与支持的有养科普健康操正式发布,该操共分为三套,分别是《老年人有养操》、《医务工作者有养操》和《肿瘤患者康复有养操》,适用于老年人群、一线医务工作者、肿瘤康复人群。
据了解,肌肉不仅是控制运动和姿势的器官,还涉及储存、新陈代谢和免疫等功能,如果肌肉含量不够、质量不佳,不仅影响日常活动,还会影响身体代谢、血液循环,为多种慢性病埋下隐患。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肌肉会随着衰老开始逐渐流失。一般40岁之后,肌肉会开始以每10年约8%的速度流失,70岁以后则以每10年约15%的速度流失。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阻止肌肉流失?科动和合理营养是健康的两大基石,体育锻炼和合理营养补充可以共同促进肌肉健康。体育活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和阻抗训练可刺激肌肉蛋白质合成;而医学营养对维持肌肉健康尤其重要,含有优质蛋白和HMB的营养配方可以在改善肌肉健康和支持健康老龄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介绍,HMB是亮氨酸的关键活性代谢产物,具有促进肌肉蛋白合成、抑制肌肉蛋白分解等作用。研究显示,老年人补充HMB,能有效预防肌肉质量的减少和肌肉力量的丢失,并改善身体活动功能。同时也要关注优质蛋白质等全面营养的补充。
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参加运动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如何科动及合理营养也成为国民热议的话题。中国营养学会运动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常翠青研究员介绍说,为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中国营养学会运动营养分会联合国内从事运动营养基础与应用研究、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科技工作者和权威运动营养专家共同开展“全民有养健康操科普项目”BOB半岛。
“项目旨在推动体卫结合,充分发挥科学健身和合理营养在促进健康和慢性病预防、术后或者肿瘤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重点关注老年人群、一线医务工作者、肿瘤康复人群。”常翠青研究员介绍说,根据这三个人群的特点,专家达成共识,总的原则是这三套操要科学、专业、有效、实用、可行,最关键的是要简便易行,希望能普惠到这三类人群随时随地做起来。对于老年人的设计的要点是以增加肌肉和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兼顾有氧运动;对于医务工作者的原则是间歇高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改善腰背肌肉力量;对于肿瘤患者的定位,希望帮助他们建立运动习惯,不仅改善身体活动能力,更关键的是希望通过运动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杨文)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线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7种能致人患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体。
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直播将展示行业数字化最新发展趋势AI+等前沿技术的最佳场景应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期待更多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引领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
11月4日,总重量约34.6公斤的空间站第七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返回。斑马鱼培养基、氨基酸、寡肽、产甲烷古菌、极端环境微生物等24种生命实验样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超充站670座,并计划今年底前累计建设1000座,这让深圳实现“超充之城”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微专业”是指高校围绕某个学术领域或核心素养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具有“小而精、跨学科、灵活”等特点,不授予学位,但学生修完后可以获得证书。